好的实盘配资,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,保持字数和原意基本一致,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,让内容更丰富。
---
世人皆熟知“橙王”褚时健,然而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吴胜明的传奇故事。能和褚时健并肩齐名,足见吴胜明非同凡响。她的人生经历同样跌宕起伏:曾是女首富,却因走私被判死缓,狱中遭遇亲情重创——唯一的女儿自尽身亡,她也曾割腕自杀未遂。出狱后,她再次崛起,而促使她重新振作的动力,竟是来自女儿留下的一封遗书……
1933年,吴胜明出生于浙江嵊州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。那个时代战火纷飞,但家族积累的财富让他们在当地显赫一时,吴胜明自幼便是被娇宠的“千金小姐”,生活无忧,衣食无缺。
展开剩余90%俗话说,男人有钱易生败性。她的父亲仗着家财和声望,备受女性青睐,自己也好色成性,欠下不少风流债。常有女子来闹事,弄得母亲疲惫不堪。最终,在吴胜明两岁时,父亲抛弃家庭,远赴台湾另组新家。
为了维护家族声誉,吴家谎称母亲已遇难去世,还特意办了隆重的葬礼,场面盛大如同名人告别,引得乡邻纷纷哀悼。葬礼后,年幼的吴胜明被祖父母接管,父亲则带着家产大部分钱款,独自前往灯红酒绿的大上海,从此自由放纵。
十年光阴悄然流逝,吴胜明渐渐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。她在家族商业熏陶下,12岁便能熟练管理家务账目,为日后经商打下坚实基础。同年,她的父亲带回了一位打扮时髦且性格强势的继母。继母为攀附一位当官亲家,怂恿父亲将吴胜明许配给县长之子。
令人震惊的是,吴胜明在睡梦中被绑至县长府中。得知此事,祖父出面以30亩良田为聘礼,请县长暂时收留她,约定成年后正式成婚。于是,年仅12岁的吴胜明,便以“童养媳”身份,度过了四年暗无天日的岁月。
这四年间,她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,没有朋友,也失去了家人的庇护,唯有凭借聪明才智,赢得了县长夫人的青睐,勉强维持生活。然而婚期临近,她的恐惧与抗拒日益加深——她内心无数次挣扎,绝不愿接受这段无感情基础的政治联姻。
婚礼前三日,她向县长夫人请求购买一件漂亮衣裳,夫人信任她一贯乖巧,未多加怀疑,便放她外出购物。正逢元宵节集市热闹非凡,吴胜明趁机摆脱了随行丫鬟的监视,独自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途。
初到上海,她被这座繁华都市的人潮和车水马龙震撼,却茫然不知该从何处谋生。她四处奔波,遇到不少拒绝:年龄小,身材矮,都成了她的障碍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凭借跟祖母学来的针线手艺,终于获得一户军官家庭的保姆职位。
好景不长,一年后军官调离上海,她再次失业。无奈之下,她辗转到西安投靠军官表叔。表叔见她漂泊多时,深感心疼,立刻为她安排军营宿舍,允诺资助她继续读书。
在军营生活中,她结识了军营牙医于萍。于萍比她年长12岁,来自山东,对她关怀备至。多年寄人篱下的吴胜明,第一次感受到真情温暖,青春的情愫也在不经意间萌芽,她很快爱上了于萍。
然而,表叔并不赞同这段感情,怕侄女落不到好下场,暗中为她另觅良缘,甚至安排副官为她拉红线。更狠心的是,他将于萍调离西安。两人在离别时紧紧握手,依依不舍,气氛凄凉异常。
多年后,吴胜明仍难以忘怀这段感情,心中充满遗憾,觉得命运在和她开玩笑,让她无法和心爱之人共度一生。
失去男友后,倔强的吴胜明决定与表叔断绝关系,返回浙江老家。她不敢现身家门,只在远处默默凝望,看到父亲与继母及继母的孩子们同在一处。为了避开家人视线,她改名换姓,在绍兴开了一家杂货铺。
这是她人生首次涉足商界。凭借聪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,生意迅速红火。渐渐地,她感到独自应付不来,便雇了一位年轻伙计专门帮忙送货,这人便是后来的丈夫张思源,比她小七岁。
几年后,张思源向吴胜明表白,然而她心中依旧放不下于萍,将张思源视为弟弟,一直推辞。直到29岁那年,意识到等待于萍无望,且自己年龄渐长,渴望有个温暖的家,她终于答应了张思源的坚持。
婚后,她带着丈夫来到西安,开了一家名为“上海饭店”的餐馆。为壮大生意,吴胜明四处招揽顶级厨师,并潜心研发新菜式。长期劳累导致她四次流产,怀孕变得愈发艰难。作为女性,她无比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,便通过中医不断调理身体。
42岁时,她终如愿生下一女,取名张燕。年近五十的吴胜明对女儿疼爱有加,将她视作生命的全部寄托,坦言:“女儿是我后半生努力的动力。”
为扩大商业版图,吴胜明走访多地,发现南方通商口岸产品价格低廉且种类丰富,便大量采购运往西安,批发给本地及周边商家。慢慢地,她的经营涵盖服装、化工、家电和机械等多个行业。
到1984年,她的财富已超过3000万元。在当时,这可谓巨额财富,遥遥领先于普通百姓,若有胡润富豪榜,吴胜明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女首富。
女儿张燕10岁生日时,吴胜明花费20万元,为全校500多名师生举办盛大生日宴,轰动一时,还登上当地新闻头条。正是这一年,她从香港购进48辆轿车,涉足走私汽车行业,轻松获利百余万元。
1985年,吴胜明因走私案被查,年届52岁,因涉案金额巨大被判死缓。她坚强地说:“我不害怕,只为女儿,我要继续上诉,绝不能丢下她。”
然而,祸不单行。她入狱后,丈夫张思源与家中保姆私通,提出离婚,并将女儿寄养于大伯家。为女儿,吴胜明没有气馁,反而积极表现,担任缝纫组长,成功获减刑,刑期缩短至18年。
但18年仍似漫长无尽,她安慰狱中女子:“快了,很快就能出狱了。”这“快”却是漫漫六年。直到1991年,吴胜明在狱中收到丈夫信件:女儿张燕自杀身亡。
这消息如晴天霹雳,瞬间击垮她坚强的意志。原来,张燕16岁生日时邀同学跳迪斯科,大伯不满言语责骂:“你妈70多岁才出来,你还敢这么开心?”
张燕无法忍受此言,硬撑说母亲在外地经商,却遭同学异样眼光,最终喝农药自尽。前夫更是冷嘲热讽,吴胜明悲痛欲绝,哀叹:“我为减刑如此努力,没想到结局如此,那我活着还有何意义?”
她从缝纫机旁取刀片割腕,静静等待死亡降临。幸运的是,被狱友及时发现抢救,且意外拿到女儿遗书:“妈妈,对不起,我走了,但希望您活下去。这是我的遗愿。您出狱后,能办孤儿院和养老院吗?请救助那些可怜的人。”
女儿生前是她唯一寄托,死后遗愿成为她继续前行的力量。她放弃自杀念头,积极改造,写下六万字自传《囚路》,后被导演黄允拍成电视剧《罪犯与女儿》。
1991年7月28日,70岁的吴胜明获释,初被安排在郑州市铭功路打扫公厕,每月仅得400元。昔日女首富,如今落差巨大,但想到女儿的遗愿,她重新振作,继续努力。
因工作积极,她被评为“最佳清洁员”,获“扶持妇女创业基金”1万元。凭借经商眼光,她用这笔钱创办养鸡场。
2005年,她再次撰写20万字自传体小说。2006年,她在陕西杨凌投资170亩葡萄生态园。
她不仅专注事业,也始终不忘女儿遗愿。在西安老年公寓学习养老院管理知识,身体力行推动养老事业。
80岁时,吴胜明成为“第五届救助贫困先天病患儿大型公益盛会”发起人,呼吁全球参与公益。
如今,近90岁的她创立杨凌果业、吴妈妈兴农科技等企业,开办30多家养老院,兑现了女儿的愿望。
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家,从零开始,再次奋斗,成为远近闻名的亿万富翁与公益达人。
吴胜明能与褚时健齐名,正因他们都经历辉煌与牢狱,却凭不屈斗志重新崛起。
疫情当下,每个人都面临挑战,但只要勇敢前行,无论年龄,无论困难,只要坚持正确方向,未来必定属于更多像吴胜明、褚时健这样的坚强者。
最后,衷心祝愿吴胜明老人家健康长寿,心想事成!
素材来源:凤凰卫视《鲁豫有约:说出你的故事》
---
如果你需要实盘配资,我还可以帮你调整语气或丰富细节。你觉得怎么样?
发布于:天津市铁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